书写专利事业的新篇章
——访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
筚路蓝缕写华章,知识产权铸辉煌。正当中国专利事业走过30年历程,“十一五”临近收官,“十二五”蓄势待发之时,2010年11月11日,《全国专利事业发展战略(2011—2020年)》(以下简称专利战略)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专利事业又站上了一个新的起点。
“专利战略是我国专利事业未来10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我国专利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设定了目标,提出了具体路径,它对于我国专利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日前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专访时指出,专利战略的颁布实施,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实施的迫切需要;是解决专利事业发展全局性、制度性和长远性问题的关键举措;是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强有力支撑。
总体谋划
——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
“专利制度是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项激励和保护创新的基础性制度,在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谈到专利战略颁布实施的背景和意义时,田力普表示,专利战略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纲要》,运用专利制度和专利资源,提升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从而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而进行的长远性和总体性的谋划。
当今世界,随着知识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专利日益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资源,也成为国际间产业布局的重要工具,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田力普结合国际国内的发展形势分析认为,从国际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发达国家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加重视知识产权,正加紧进行专利战略部署。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我国企业境外知识产权纠纷明显增多,我国专利事业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从国内看,当前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迫切需要由传统的主要依靠物资消耗转变为主要依靠智力和知识资源,依靠创新驱动来发展经济,迫切需要充分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特别是专利制度来激励和保护创新,为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10月25日,最新发布的《国家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国家竞争力报告》显示,我国国家竞争力已从1990年的全球第73名上升至2009年的第17名,创新竞争力位居第22位,知识产权的拥有量无疑成为判断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依据。田力普表示,专利战略颁布实施的目的,就是以运用专利制度和专利资源为核心,努力营造良好的专利法制、市场和文化氛围,积极服务市场主体,充分发挥专利制度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强有力支撑作用。
战略重点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专利战略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专利政策体系、发展专利服务业等新概念和新设想。”田力普指出,专利战略实施的目标就是,专利制度有效运行,专利政策在国家经济和科技工作中的导向作用凸显,在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传统产业重点技术领域形成一大批核心专利,专利制度对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充分显现。
田力普指出,专利战略提出的12项战略重点和保障措施,与国家经济科技政策的相互衔接更为紧密,其中的重点就是促进我国创新能力提升,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利战略提出,通过采取切实措施,积极鼓励企业生产核心专利权的高附加值的产品,促进企业转变发展方式。
2009年,我国企业申请的专利达到39.4299万件,比2004年增加11.5356万件,约占同年国内专利申请总量的40.4%。因此,引导和促进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提升专利综合能力,成为专利战略的重点内容。专利战略从6个方面对此作了明确,强调要引导企业以市场分析和专利分析为依据,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企业专利战略,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专利海外布局;引导创新要素、专利资源向企业集聚和转移,鼓励企业联合构筑专利联盟;鼓励和支持企业将我国优势领域拥有专利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上升为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进一步完善企业专利管理工作规范,健全企业专利资产管理规程;深入开展企事业单位试点示范工作、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实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提高企事业单位运用专利制度的能力;通过专利托管、引优扶强等措施,促进优秀专利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公益服务,为优势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
对于提升专利审查综合能力建设,专利战略提出了6项指导意见,要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专利审查标准和审查管理政策。适度扩大审查队伍规模,加强人员素质能力培养,开展审查文化建设;建立更为高效、科学的审查业务运行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审查效率和审查质量;设立加快审查制度,创设更为灵活、便捷和高效的审查方式,提高审查员与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沟通效率;务实参与审查业务国际合作,促进审查能力建设;统筹审查资源,配合国家重点产业发展政策,提供专利申请策略和专利分析指导等服务,积极引导市场主体重视专利价值挖掘;建立基于审查资源的中介机构扶持机制,引导中介机构拓展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能力;采取积极措施,为市场主体向国外申请专利提供相关服务和业务指导。目前,我国三种专利审查全流程顺畅无积压。发明实审平均结案周期25.8个月,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审查周期分别为5.8个月和5.5个月,复审无效周期为7.4个月。至今,我国专利审查能力已跻身世界前列,为各类创新主体的服务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专利战略从进一步完善专利法律制度、大力推进与专利相关的政策体系的构建、进一步加强专利管理体制与机制建设、大力提升专利创造和运用能力、提升专利审查综合能力、增强专利保护能力、推动建立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审议机制、加强专利信息传播利用与信息化建设、加快发展专利服务业、加强专利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全方位开展专利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处处体现出《纲要》的精神,与《纲要》的指导思想高度契合。
“《纲要》是专利战略的纲领性文件,它为专利战略的实施指明了方向。而专利战略是对《纲要》的进一步落实和细化,进一步保障了《纲要》中提出的与专利相关的各项战略任务的完成。” 田力普强调。
有效实施
——确保实现战略目标
对于如何贯彻实施专利战略,田力普透露,为保证在2020年全面实现专利战略的各项目标,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对专利战略任务进行统一规划和总体部署,每年出台专利战略推进计划,并融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总体年度推进计划中。
专利战略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2012年、2015年、2020年实施的战略目标已经确立。实施专利战略,关键在于领导和组织工作。要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充分运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省部、部部会商制度等协调机制,加强专利事业发展战略实施的协调工作,共同推动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各相关部门要根据责任分工,重点部署,协同配合,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知识产权局根据本地区特点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推动本地区专利事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知识产权局要在经费、人员等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加大投入力度,在经费预算和执行方面提供切实保障,确保专利事业发展战略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田力普表示,专利战略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市场的基础作用、企事业单位的主体作用,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分阶段、按步骤、多层次、有重点地加以推进,确保全国专利事业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回顾过去,专利制度实施取得的成就让我们深受鼓舞;展望未来,我国专利事业的光辉前景令我们信心百倍。”田力普强调,专利事业任重道远,我们肩负的任务艰巨而光荣。在众多的机遇与挑战面前,我们将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纲要》为指南,以实施专利战略为着力点,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开创专利工作新局面,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知识产权报 记者 吴辉 赵建国)